2015年4月20日星期一

離開又留下甚麼2 - ALEXANDER MCQUEEN SAVAGE BEAUTY


是這是一篇Savage Beauty的感想,不過我跟大家的體會可能會有點不一樣,2014年3月我突然訪問了Joseph Bennett,一個對McQueen多年的Fashion Show而言十分重要的production designer,訪問還未出街便收到V&A要為McQueen舉行回顧展的消息,當時我處於低潮,一心想回港接愛現實,但我知道錯過這個展覽我一定會後悔,所以把回港日期定於2015年的3月,McQueen展覽開幕後,不過倫敦仍喜歡我,所以今天我仍在東倫敦家中的餐桌上跟你們說廢話。

2014年消息公佈後展覽的門票很快便一一出售,但誰會提早一年計劃哪天去看展覽呢?所以最終我買了V&A的一年會籍,單純為了能夠早大眾一天到訪,出發前一直擔心會在參觀期間哭出來,最後我忍住了。我花了一年時間重讀了一些有關McQueen生活和系列的書籍,希望在展覽中看到作品時能把那些小片段在腦內重溫。與其說展覽是他一生的回顧,我反而更認為是一個時代的回顧,我終於明白為何以前在香港的同學會以他為靈感來源,展覽中每件作品的細節都能夠發展出一個系列,我說的不只是創意,更值得看的是他對剪裁的處理方式,從靈感到end product的演變(例:靈感是血沒人會直接把血例在衣服上),展覽很震撼,其實有很多作品都在雜誌或美國Savage Beauty的場刊中看過,但親身看到的反差很大,像Voss系列的蟶子裙我便沒有想列層次可以這麼多,Highland Rape系列的lace原來很粗糙,最讓我不想離開的是那個像百子櫃,放滿標誌性作品與系列飾物的房間,置身其中的感覺有如跟McQueen的腦袋連接上一樣,把他生前最利害的設計在短時間透過作品本身,影像及音樂直接傳達到你的腦袋,那股視覺衝擊讓很多跟我一樣來參觀的訪客都坐下來或不斷徘徊,不繼續前往其他房間。感受最深的是在場內親眼看到The Widows of Culloden系列的那個Kate Moss投影的金字塔的縮小版,或者是音樂太煽情,這是展覽中的淚點,我突然回想到跟Joseph的訪問片段和他敘述製作過程的辛酸,看完展覽後我真正明白到為何每個跟他合作過的人都會像Joseph一樣,以「他本身就是個天才」來形容他。



最初以為McQueen離開後什麼也沒有留下,他離開後的數年間品牌風格大變,fashion show也不再天馬行空,就連位於Bond Street的品牌旗艦店近年也被更改室內設計了,但我心中那副有關McQueen的拼圖好像因為這些跟他有關的人和事找到了其他碎片,因為未穿過他的作品,這副拼圖或者在有生之年都不會完整,不過他留下來的就有如他本人所說一樣「I want to be the purveyor of a certain silhouette or a way of cutting, so that when I am dead and gone people will know that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 started by Alexander McQueen.」

Jasonyao Yao(@jasonyaoyaoyao)張貼的影片 張貼

2015年4月19日星期日

DIOR (AND RAF SIMONS AND FASHION) AND I


不用懷疑,我從不是Dior的顧客,我成長的時期Dior的男女裝由Hedi Slimane和John Galliano掌舵,Dior 的男裝不是我杯茶,我也還未有能力花數千元買一雙人人都想擁有的波鞋,而我身邊沒有Lady Gaga(那時候好像未有Lady Gaga),所以女裝只可遠觀,而系列的元素在數個月後就很自然會在不同的畢業中看到致敬版,Dior等於華麗也許就這樣像植入式廣告潛移默化地種在我腦內。顯然地我也不是Raf Simons的顧客,曾經有想過是,但仍未是,最深刻的印象是剛進修時裝時有一位男同學間中會很高興地跟你分享"Raf Simpsons" 的系列,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串錯,是Raf Simpsons,我花了數個月才確認他描述的跟Raf Simons是同一個人,最初我不懂Raf的設計,到我最後開竅了,他已成為「你別理我懂不懂,我穿的就是時尚」的設計師,我任性不喜歡穿別人也很容易得到的衣服(當你花數千或數萬元買一件作品珍而重之,或者你也會像我一樣不希望隨便在街上跟人撞款),我一直都忍著手沒有讓自己動搖,就連上季的Sterling Ruby的限量系列也沒有,他上任Dior的創作總監同期也是Hedi Slimane上接管YSL的時期,媒體很自然地對二人作比較,那時候我是team Raf的一員,原因單純地來自自己對他執掌Jil Sander時期的迷戀(人喜歡的東西可以無限多但擁有的往往不成正比),我這一堆凌亂的計設師觀感無論怎拼也合不起來,最後卻因為Frédéric Tcheng這套電影自動組合,看完後我除了哭到像白痴一樣好像又得到了點什麼。

《Dior and I》我先後看了兩次,第二次是為了證實電影帶給我的感覺而重看的,有人認為這是Dior專為推廣Raf及couture house而製作的電影,但在我看來最後成功被推廣的除了是couture team的兩位主管便是Raf的左右手Pieter Mulier。我看到的重點不在於此,我認為製片人Frédéric Tcheng在電影中帶出的所而是時裝工業最真實的一面 ﹣設計師的日常生活沒你想像華麗和team work的重要性,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事情,我在片末眼淚一直流,Raf Simons在電影中展現出最emotional的一面是催化劑,但可能我一直見證著身邊不同設計師朋友都不斷經歷著相似的情況,過程的迷失和無助我多多少少也曾經一同經歷過,這可能就是那個把我跟電影內角色連接上的元素吧。

行外人看時裝都時華麗而金光燦爛的,就如電影尾部來看成果的名人一樣,不過其實行業內吸引的又怎會只有風光的一面呢?你看Raf跟Pieter的互信,整個couture team的工作和找發佈場地時計算budget那一幕我自己就覺得很精彩,都說我走偏了,時裝界哪有人看內心戲不看外表的?不過我活得高興你別管我!

翻查資料才發現Frédéric Tcheng原來也參與《Valentino: The Last Emperor》,兩者相比新作更能入血,最低限度Raf流淚和緊張的表情在我腦內已抹不走,《Dior and I》香港譯作《我與Dior的華麗邂逅》我認為未能把電影的主旨簡潔地表達出來,或者一個更為簡單的會更配合。我建議正在修讀時裝,想入行,在行內,在迷失......的人都去看一次,或者你對時裝一直以來的感覺會因此改變。







題外話:比賽我是輸掉了,不過看過的人都給予好評也看到了我最初想在書中表達的重點,我覺得是個小勝利,如果在不久的將來我突然有個新書發佈會我一定會通知大家的。我的眼光有時候真是不錯的,在此恭賀Pieter獲得NEWGEN SS16贊助,又一位從畢業的便支持的設計師踏上世界舞台。

2015年4月13日星期一

I AM NOT DEAD (but I am bored)!


我發現每天也對著衣服是會產生反效果的,我暫時想暫停一下討論時裝,數月前做的工作出街了,有興趣歡迎你指教一下。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